实验教学

发布时间:2018-06-19 09:05

实验教学

1)运用当代先进实验技术和方法,将实验的内容、技术与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相结合。从1997年至今,我们对主干课程进行了三次重大更新。以计算机程序设计类实验教学为例,1997年-1998年是MS-DOS的字符界面平台,主要在TURBO C集成开发环境下进行编程实验。1998年随着Windows系统的问世,我们又将程序设计类实验转换到以Windows界面为平台,在MFC或BorlandC集成开发环境下进行编程实验。2001年又进一步将程序设计类实验转换到开放平台上进行。实验平台的不断更新,使学生接触到最新的技术、享受更简便、快捷的开发环境。

2)建立虚拟实验环境,将传统实验平台与虚拟实验平台相结合。除了建立各类具有实际实验设备的专门实验室外,为便于学生进行课外实验,中心针对程序设计类实验自行开发了基于Web的程序设计虚拟实验平台(PDM),使学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登录实验平台,远程完成实验(提交源程序,远程编译连接,接收执行结果),提高了实验效率。另外,还在一些专业教学中使用模拟软件,在计算机网络实验中引入了路由器模拟软件和交换机模拟软件等,使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实验中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进行CPU运行过程的模拟仿真和网络配置的模拟仿真。

3)为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空间,实验的选择与设计强调贴近实际应用。所设计的实验题目来源广泛,密切联系实际,严谨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很多实验内容实际上就是某些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缩影,反映了实际应用领域的需求。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有利于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根据实验的层次类型和课程的类型,我们采取了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方法,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示教型:由指导教师进行实验讲解与示范,然后学生仿照实验指导书的步骤独立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现场指导和答疑。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大学计算机和程序设计等基础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以及其他课程的基础验证型实验中,有利于学生迅速熟悉实验环境,掌握实验方法。

独立完成型:学生在实验前独立进行预习和实验设计,结合实验前辅导老师对实验要点的讲解,然后再做实验。使学生带着问题做实验,在实验中解决问题。在实验指导中附有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实验习题,要求在实验前完成设计,在实验中验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各类课程的综合型、设计型实验中,有利于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小组合作型: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自己进行分解任务、安排分工和规划进度,自行查找资料、设计实验方案、交流讨论、探索规律、撰写实验报告与论文,实验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课程设计、大作业和专题类型的实验,其目的即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合作精神。

4) 实验考核方法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改进实验考核方法,使考核更加人性化,更侧重于考核学生的实验过程,更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考核。考核主要分为平时考核和综合考核两部分。

平时考核: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考核,所占总成绩的比例视各个实验的实际情况确定。又细分为实验的准备、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的结果三个部分,各个部分都占有适当的成绩分额。实验的准备一般是通过老师在实验课前检查学生实验报告的准备情况;实验的过程是根据学生在实验课上做实验的过程来判断;实验结果根据学生实验后上交的实验报告或者完成的程序或作品来打分。

综合考核:最后的综合考核是对学生整个学期实验课的总结性考核。各个实验课程都会根据自己实验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大学计算机基础类课程考试现全部过渡到基于B/S的无纸化考试系统,采用题库的形式,学生在考试时,随机从题库中抽取出一套题目来做,保证了不同场次考试的公平性。


  • 上一条: 没有了
  • 下一条: 没有了

Copyright 2017 - 2018 © 四川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实验中心  电话:028-85991566

地址:四川大学江安区二基楼A217